當前位置:首頁 >>消費信息

沒喝完的飲料放多久后不能再喝?

2025年02月06日 13:58????信息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種類繁多的飲料是很多家庭闔家團聚時的氛圍擔當。春節(jié)上班后,那些開蓋后沒喝完的飲料放哪兒了、放了多久,人們有時并不在意。然而,沒喝完的飲料放多長時間會發(fā)生變化?哪些飲料開蓋后最容易變質(zhì)?開蓋后雖然放了很久但看起來沒什么異樣的飲料還能不能喝?在這里,我們請專家來跟大家聊一聊。

飲用時間最好不超12小時

飲料的瓶蓋一旦被擰開,就意味著這些口感各異的液體所處的無菌環(huán)境被破壞了,而諸如微生物入侵、繁殖之類的“風(fēng)險之門”也由此被打開。特別是室溫存放,更容易導(dǎo)致細菌繁殖。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xué)食品科學(xué)與營養(yǎng)工程學(xué)院副教授吳曉蒙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開蓋后沒有喝完的飲料最好是密封冷藏保存,而且要盡快喝完,一般情況下,飲用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

有相關(guān)試驗選取了碳酸飲料、果蔬汁飲料、鮮榨果汁飲料、茶飲料、咖啡飲料等10種常見代表性飲料,開蓋飲用后,分別儲存放至4℃的冰箱冷藏室和25℃的常溫環(huán)境下,然后在2小時、4小時、12小時、24小時4個時間節(jié)點分別按照國標方法檢測飲料中的菌落總數(shù),查看食品被污染的程度。

試驗結(jié)果顯示,在4℃的冰箱貯藏的各類飲料,除鮮榨果汁飲料外,其他飲料的菌落總數(shù)均沒有明顯的增殖變化。在25℃的常溫環(huán)境中,除鮮榨果汁飲料、現(xiàn)做奶茶飲料外,各類飲料放置2小時、4小時后菌落總數(shù)仍然較低且均在可接受水平限量值內(nèi);但放置12小時后,咖啡飲料、植物蛋白飲料、鮮榨果汁、現(xiàn)做奶茶等食品中的微生物開始大量繁殖;放置24小時后,有些飲料的菌落總數(shù)已經(jīng)超過最高安全限量值。

吳曉蒙分析說,飲料在包裝未開封前屬于密封狀態(tài),開蓋和飲用后很容易接觸到嘴里或者空氣中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在后續(xù)存放過程中,只要有合適的外界條件(溫度和濕度)和適當?shù)酿B(yǎng)分,這些微生物就會迅速繁殖。雖然預(yù)包裝飲品開蓋后在室溫下放置2個小時后再飲用不會引起太大的問題,但不建議大家這樣做,如果大量攝入,可能會帶來危害。而一些鮮榨果汁、現(xiàn)做奶茶類飲料以及蛋白質(zhì)含量較高的飲料,建議要一次性喝完。

純茶、含奶飲料更易變質(zhì)

很多人認為含糖越多、口味越甜的飲料,微生物生長得越好,開蓋后更易變質(zhì)。但事實上,一些看似很安全的無糖茶飲(糖含量0.3至0.5克/100毫升,按照我國規(guī)定可以標為無糖),開蓋后仍被發(fā)現(xiàn)微生物增長猛烈。

相關(guān)試驗顯示,純茶、含奶飲料微生物繁殖最迅猛。試驗結(jié)果顯示,幾種咖啡牛奶飲料(含糖量約10克/100毫升,pH值6.7)在開封后室溫放置第1天,每毫升菌落數(shù)(總細菌+酵母)最先飆到了1,000,000以上,微生物增長速度最快。

其次是奶茶(紅茶加牛奶,含糖量約8.4克/100毫升,pH值6.9)、無糖或低糖的茶飲(混合茶、綠茶、烏龍茶、紅茶,含糖量0.3至4.1克/100毫升,pH值5.5至6.2)、番茄汁(含糖量5.2克/ 100毫升,pH值4.3),在開封后的第3天,每毫升菌落數(shù)(總細菌+酵母)超過1,000,000。

令人意外的是,礦泉水開蓋后細菌繁衍速度也不低,在室溫放置第3天,其總細菌和酵母可以達到每毫升10,000菌落數(shù)。更可怕的是,隨著微生物增多,大多數(shù)飲料會出現(xiàn)分層、沉淀、變渾濁、出現(xiàn)漂浮物之類等肉眼可見的變化,而礦泉水幾乎看不到任何異常。

微生物增長最慢的是可樂和氣泡水。試驗顯示,可樂(含糖量10.9克/100毫升,pH值2.4)開封后14天后室溫放置期間,無論細菌、霉菌、酵母都始終最少,氣泡水(含糖量4.9至10克/100毫升,pH值3.4至3.5)的微生物增長略高于可樂。

吳曉蒙解釋說,開蓋后飲料中微生物增長速度受產(chǎn)品pH值影響較大。所謂pH值,是用于衡量溶液的酸堿程度的指標。pH=7時溶液呈中性,pH<7時溶液呈酸性,ph>7時溶液呈堿性。環(huán)境中的pH值對微生物的生命活動有著顯著影響,不同微生物對pH值的需求各異,它們擁有各自的最適宜pH值。多數(shù)細菌偏愛pH值在5.5至7的環(huán)境,而純茶飲料的pH值恰好就在這個范圍內(nèi)。

但是,pH值低的飲料也不是絕對安全。研究發(fā)現(xiàn),某些飲料中的其他成分,如維生素、鈣、糖和蛋白質(zhì),也能讓細菌在低pH值條件下較快生長。

對嘴喝飲料微生物污染概率更高

不同飲用方式給飲料帶來的微生物污染風(fēng)險也不同。

測試發(fā)現(xiàn),直接對嘴喝的飲料,51%的樣本被檢出瓶中剩余飲料里有微生物生長,主要是口腔微生物群(比如鏈球菌和葡萄球菌);而倒出來喝的飲料,只有18%的樣本被檢出剩余飲料中有微生物生長,主要是環(huán)境微生物,比如霉菌。

吳曉蒙分析說,這說明對嘴喝的飲用方式會使飲料污染概率更高。此外,也有其他試驗證實對嘴喝能夠污染瓶中飲料,有12位健康志愿者從剛開封的瓶中喝無糖的茶,喝完立刻檢測瓶中剩余的茶,其中微生物達到每毫升10,000菌落數(shù)。

試驗中,大部分對嘴直接飲用后的剩余飲料中都發(fā)現(xiàn)了白色念珠菌,而在對嘴直接飲用的加奶紅茶、加奶咖啡、混合茶、礦泉水、烏龍茶和加果汁的蘇打水中,還發(fā)現(xiàn)了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產(chǎn)毒毒株,以及蠟樣芽孢桿菌的產(chǎn)毒菌株。

吳曉蒙介紹說,白色念珠菌是一種“機會性致病真菌”,正常情況下不會導(dǎo)致感染,但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時,白色念珠菌可能侵入血液或器官,導(dǎo)致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可以分泌多種腸毒素,這些毒素可以引發(fā)急性胃腸炎、嘔吐和腹瀉等癥狀;蠟狀芽孢桿菌可以分泌一種嘔吐毒素和多種腸毒素,引發(fā)嘔吐、腹痛、腹瀉。

此外,試驗還發(fā)現(xiàn)用嘴接觸瓶口的方式造成的飲料被污染程度也有差別,相比于用嘴含住整個瓶口,只用嘴接觸一半瓶口的喝法,污染到瓶里的細菌相對較少。

總之,開瓶后飲用的各種飲料,包括礦泉水,即使瓶蓋擰得再緊,在室溫25℃下放置,飲料中的微生物都會猛烈繁殖。而在4℃的冰箱貯藏雖然相對安全,但也不是沒有例外。因此,春節(jié)一過,家里那些開瓶后還沒喝完且已經(jīng)放置較久的飲料,還是盡早和它們說再見吧。


国内自拍视频在线看免费观看,成人网址在线观看,波多野结衣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少妇黄污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