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是盤活或浪費資源? 短期降溫可能性小
“所有能分享的終將被分享,到現(xiàn)在為止,只有男朋友、女朋友是不能被分享的。”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張新紅近日在一個以“共享經濟影響下的新產業(yè)、新模式和新生活”為主題的沙龍上發(fā)表演講時的這個觀點,引發(fā)臺下陣陣笑聲。
時下,從汽車、自行車,到充電寶、雨傘、籃球……共享經濟已滲透到生活的多個領域。人們探討的話題從“什么是共享經濟”變成了“還有什么可以被共享”。
不過,當馬路上的自行車多到擠占人行道、球友們感慨缺的不是籃球而是場地的時候,有人開始質疑以盤活閑置資源為初衷的共享經濟,在遍地開花之后,是否在浪費資源?
共享經濟概念下的資本盛宴
“現(xiàn)在已經對共享單車產生依賴了,一步路都不想走。”在北京國貿附近上班的李超笑著說,遍地的單車改變了他的出行方式。
2016年下半年以來,共享單車在全國各地涌現(xiàn),一度形成“百車大戰(zhàn)”的局面。各公司為了與別家區(qū)分開,紛紛選用不同的顏色。一時間,黃、橙、綠、藍等顏色的單車競相出現(xiàn)在馬路上。有人戲稱:留給共享單車的顏色已經不多了!
共享單車只是共享經濟遍地開花的一個縮影。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至少有15種共享產品正在跑馬圈地。
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中國互聯(lián)網協(xié)會分享經濟工作委員會聯(lián)合發(fā)布的《中國分享經濟發(fā)展報告2017》估算,2016年我國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報告預測,未來幾年,我國分享經濟將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長。
有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分享經濟之所以快速增長,除了用戶認同度和參與度明顯提高、技術和商業(yè)模式日漸成熟外,資本市場的熱捧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2016年分享經濟融資規(guī)模達到了171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0%。”張新紅介紹說。
今年,共享經濟項目仍然是資本競相追逐的目標。以共享充電寶為例,據公開數(shù)據統(tǒng)計,從3月31日到4月10日,10天時間、5筆融資、超20家機構入局,融資金額逼近3億元。
披著共享經濟外衣的租賃經濟
“共享經濟已經成為一種商業(yè)模式,新的共享經濟模式仍然在不斷出現(xiàn),因此短期內共享經濟降溫的可能性很小。”盈燦咨詢高級研究員張葉霞表示。
“中國最擅長的就是讓各種各樣的商業(yè)模式快速跑起來,然后在跑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新的機會,同時跟進這些新的機會。”騰訊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孟昭莉表示,一開始共享經濟項目是去存量,最常見的就是滴滴打車之類的?,F(xiàn)在的共享經濟項目,更多地變成了增量,比如共享單車,由企業(yè)采購自行車進行分享,而不是個人來分享。
“像共享單車這樣的業(yè)務并非真正的共享。”德勤中國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yè)領導合伙人周錦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它由一家科技公司所有,這是一種租賃模式。”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互聯(lián)網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伍旭川也認為,目前市場上出現(xiàn)的所謂共享經濟項目,和理論上共享經濟與共享金融的范疇存在一些差別。理論上的共享經濟是充分發(fā)揮閑置資源的作用。
不過,在剛剛出版新書《分享經濟的爆發(fā)》的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阿魯·薩丹拉徹看來,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的租賃形式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分享經濟,意味著從以所有權為基礎的消費變?yōu)橐环N真正意義上的、以分享為中心的不需要所有權的消費。
人為制造不少閑置資源
盡管對于當下很多共享經濟項目是不是“偽共享”,業(yè)界和學界仍然存在爭議。但是,被認為是共享經濟泰斗級的研究學者阿魯·薩丹拉徹坦承,“目前來看,分享經濟除在交通和住宿領域取得成功外,其他領域還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功。”
對于資本熱捧的諸多共享經濟項目,有人提出質疑:是否真的存在需求?會不會造成浪費?
一些學者提出風險資本和投資者之所以愿意投資共享經濟項目,看中的是其迅速收集的用戶數(shù)據,而非共享經濟本身。
而資本的狂熱追逐,又會導致產能不斷增加,造成資源浪費。以共享單車為例,融資-造車-投放-再融資-再造車-再投放,已成為各家的主要競爭模式。
有評論指出,它們不是激活閑置資源而是人為地制造不少閑置資源。
“各大公司線下持續(xù)不斷地鋪量新車,不僅導致自行車存量進一步增長,還讓很多公共空間被多出來的自行車擠占。”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表示,但是,現(xiàn)在判斷共享單車項目是否存在浪費還為時過早,因為需求量仍然較大。
不過,在一些人看來,類似共享充電寶這樣的項目解決的是“偽需求”。
且不說將那么大一個高功率的充電柜擺在人流密集的商場、超市有安全隱患,就是即將進入實際應用的無線充電技術,也會極大解決手機充電的瓶頸,讓共享充電寶失去相當大的價值。資本一旦失去興趣,很可能造成資源浪費。此外,充電寶等物品損壞率較高,容易造成大量破損物品堆積,也會產生資源浪費。
“所有能分享的終將被分享,到現(xiàn)在為止,只有男朋友、女朋友是不能被分享的。”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張新紅近日在一個以“共享經濟影響下的新產業(yè)、新模式和新生活”為主題的沙龍上發(fā)表演講時的這個觀點,引發(fā)臺下陣陣笑聲。
時下,從汽車、自行車,到充電寶、雨傘、籃球……共享經濟已滲透到生活的多個領域。人們探討的話題從“什么是共享經濟”變成了“還有什么可以被共享”。
不過,當馬路上的自行車多到擠占人行道、球友們感慨缺的不是籃球而是場地的時候,有人開始質疑以盤活閑置資源為初衷的共享經濟,在遍地開花之后,是否在浪費資源?
共享經濟概念下的資本盛宴
“現(xiàn)在已經對共享單車產生依賴了,一步路都不想走。”在北京國貿附近上班的李超笑著說,遍地的單車改變了他的出行方式。
2016年下半年以來,共享單車在全國各地涌現(xiàn),一度形成“百車大戰(zhàn)”的局面。各公司為了與別家區(qū)分開,紛紛選用不同的顏色。一時間,黃、橙、綠、藍等顏色的單車競相出現(xiàn)在馬路上。有人戲稱:留給共享單車的顏色已經不多了!
共享單車只是共享經濟遍地開花的一個縮影。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至少有15種共享產品正在跑馬圈地。
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中國互聯(lián)網協(xié)會分享經濟工作委員會聯(lián)合發(fā)布的《中國分享經濟發(fā)展報告2017》估算,2016年我國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報告預測,未來幾年,我國分享經濟將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長。
有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分享經濟之所以快速增長,除了用戶認同度和參與度明顯提高、技術和商業(yè)模式日漸成熟外,資本市場的熱捧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2016年分享經濟融資規(guī)模達到了171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0%。”張新紅介紹說。
今年,共享經濟項目仍然是資本競相追逐的目標。以共享充電寶為例,據公開數(shù)據統(tǒng)計,從3月31日到4月10日,10天時間、5筆融資、超20家機構入局,融資金額逼近3億元。
披著共享經濟外衣的租賃經濟
“共享經濟已經成為一種商業(yè)模式,新的共享經濟模式仍然在不斷出現(xiàn),因此短期內共享經濟降溫的可能性很小。”盈燦咨詢高級研究員張葉霞表示。
“中國最擅長的就是讓各種各樣的商業(yè)模式快速跑起來,然后在跑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新的機會,同時跟進這些新的機會。”騰訊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孟昭莉表示,一開始共享經濟項目是去存量,最常見的就是滴滴打車之類的?,F(xiàn)在的共享經濟項目,更多地變成了增量,比如共享單車,由企業(yè)采購自行車進行分享,而不是個人來分享。
“像共享單車這樣的業(yè)務并非真正的共享。”德勤中國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yè)領導合伙人周錦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它由一家科技公司所有,這是一種租賃模式。”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互聯(lián)網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伍旭川也認為,目前市場上出現(xiàn)的所謂共享經濟項目,和理論上共享經濟與共享金融的范疇存在一些差別。理論上的共享經濟是充分發(fā)揮閑置資源的作用。
不過,在剛剛出版新書《分享經濟的爆發(fā)》的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阿魯·薩丹拉徹看來,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的租賃形式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分享經濟,意味著從以所有權為基礎的消費變?yōu)橐环N真正意義上的、以分享為中心的不需要所有權的消費。
人為制造不少閑置資源
盡管對于當下很多共享經濟項目是不是“偽共享”,業(yè)界和學界仍然存在爭議。但是,被認為是共享經濟泰斗級的研究學者阿魯·薩丹拉徹坦承,“目前來看,分享經濟除在交通和住宿領域取得成功外,其他領域還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功。”
對于資本熱捧的諸多共享經濟項目,有人提出質疑:是否真的存在需求?會不會造成浪費?
一些學者提出風險資本和投資者之所以愿意投資共享經濟項目,看中的是其迅速收集的用戶數(shù)據,而非共享經濟本身。
而資本的狂熱追逐,又會導致產能不斷增加,造成資源浪費。以共享單車為例,融資-造車-投放-再融資-再造車-再投放,已成為各家的主要競爭模式。
有評論指出,它們不是激活閑置資源而是人為地制造不少閑置資源。
“各大公司線下持續(xù)不斷地鋪量新車,不僅導致自行車存量進一步增長,還讓很多公共空間被多出來的自行車擠占。”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表示,但是,現(xiàn)在判斷共享單車項目是否存在浪費還為時過早,因為需求量仍然較大。
不過,在一些人看來,類似共享充電寶這樣的項目解決的是“偽需求”。
且不說將那么大一個高功率的充電柜擺在人流密集的商場、超市有安全隱患,就是即將進入實際應用的無線充電技術,也會極大解決手機充電的瓶頸,讓共享充電寶失去相當大的價值。資本一旦失去興趣,很可能造成資源浪費。此外,充電寶等物品損壞率較高,容易造成大量破損物品堆積,也會產生資源浪費。
- 沒喝完的飲料放多久后不能再喝?(2025-02-06)
- 除了“價格戰(zhàn)” 汽企還要怎么打動消費者?(2025-02-06)
- 價格很實惠 新鮮蔬菜多(2025-01-23)
- 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53億輛(2025-01-21)
- 白酒降度擁抱年輕人(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