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發(fā)族愛上了智能手機:百元老人機走向市場末路
“我們也想了解孩子們的生活,不能啥新東西都搞不懂。”節(jié)儉的市民張大媽平時連家里塑料瓶子都舍不得扔,如今直接用上了iPhone 6,那部使了兩年多的“老人機”被扔在了抽屜里。
老人拋棄“老人機”,直接投入中高檔手機的懷抱,使得智能手機保有量不斷攀升。隨著原材料和人工費用的上漲,一度火爆的國產百元機和老人機已不再“薄利多銷”。缺乏依靠軟件盈利的完整盈利鏈條,讓這塊細分市場漸成死水一潭。相關數(shù)據(jù)也顯示,今年以來,國內百元機的銷量和在售機型數(shù)量雙雙下跌。
老人機不智能遭老人嫌棄
“老人機”雖然價格便宜,卻并不受老年人青睞。“我從小學到高中的同學現(xiàn)在都有微信群,平時聚會都是在群里通知,比打電話、發(fā)短信方便多了。”退休多年的市民老鄭說,“要是再讓我用老式的按鍵手機,我可絕對不干。”
售價幾百元的低端智能機常受到用戶吐槽:內存太小、CPU功能太弱、應用經常帶不動……第三方調研機構GFK的數(shù)據(jù)顯示,從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中價格在600元以下和600元至1000元的機型,銷量已連續(xù)6個月下降。
眼下,老年人對各款智能手機已越來越熟悉了,智能手機的各種衍生功能老人們也用得越來越溜。在新發(fā)地新開的菜店,老年人用手機支付的比用現(xiàn)金結賬的還多;而在朝陽路“盒馬鮮生”門店,支付寶付款也難不倒大爺大媽們。記者看到,一位大媽發(fā)現(xiàn)手機沒有安裝支付寶APP,不慌不忙地掏出一張小紙條,上面工工整整地寫著自己Apple Store賬戶的用戶名與密碼,“歲數(shù)大了記不住這一長串的用戶名和密碼,兒子就幫我寫下來了,用得著的時候拿出來一輸入就行了。”這位大媽熟練地下載了APP并成功支付。
手機培訓班教出智能機達人
這些智能手機達人又是怎樣“煉成”的呢?老年人想換智能手機,可又擔心不會用,老年人手機培訓班應運而生。怎么加微信好友、手機應用如何安裝、如何預約掛號功能……這些智能手機知識現(xiàn)在都有了專門的培訓。
在昌平郝莊家園、朝陽石佛營東里等社區(qū),一些居委會或者社區(qū)黨支部等基層組織早已跳出傳統(tǒng)工作思路的窠臼,先后開設老年人手機使用知識培訓班。
家住和平里的吳女士今年66歲,手機里裝了不少新聞APP,還有一些視頻和照片,“我現(xiàn)在連拍微信小視頻和發(fā)朋友圈都會了,全是平時一起在地壇遛彎兒的老姐妹教我的。”
家人與熟人的貼身傳授,也打造了不少老年手機達人。對于這些老年人來說,功能簡單的國產百元機和老人機絕不是他們的“菜”,智能手機才是首選。
百元機薄利難銷難盈利
“如今國內的手機消費市場升級了,像百元機和老人機這些低端機很難有強有力的盈利點支撐,已經不是國內中高端手機廠商的主推方向了。”一位手機生產企業(yè)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現(xiàn)在主流廠商的旗艦手機價格通常在3000元左右或者更貴,一兩千元的已經算中低檔了。至于不到千元的老人機,說實話并不符合目前國內手機市場向中高端發(fā)展的趨勢。”
記者來到朝陽燕豐商場周邊的幾家手機銷售店,希望購買一款老人機,意外的是商家并不推薦買。“現(xiàn)在的智能機都能調字號,給老人用時把字體調大就行了,千元左右的選擇有很多。”售貨員小李說,“老式的‘磚頭’按鍵手機我們這里也沒有賣的了。”
在設備元器件頻繁漲價和人工工資不斷攀升的當下,對于廠商來說,千元以內的老人機,即使銷量再大也難以實現(xiàn)薄利多銷,而一旦市場不認可還可能面臨虧損。部分廠商索性砍掉了相關產品的研發(fā)生產。相關調研報告也驗證了這一點。國內第三方調研機構第一手機界近期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1月起,國內線下渠道銷售的千元以下手機中,機型數(shù)量從1月的57款減至5月的39款,手機品牌數(shù)量也從30個減少到23個。
對于老年群體,廠商更愿意通過讓其體驗更新穎的智能功能,建立起消費慣性,從而培育龐大的用戶群體,讓老年群體更喜歡玩智能手機,是目前手機廠商所追求的目標。
“我們也想了解孩子們的生活,不能啥新東西都搞不懂。”節(jié)儉的市民張大媽平時連家里塑料瓶子都舍不得扔,如今直接用上了iPhone 6,那部使了兩年多的“老人機”被扔在了抽屜里。
老人拋棄“老人機”,直接投入中高檔手機的懷抱,使得智能手機保有量不斷攀升。隨著原材料和人工費用的上漲,一度火爆的國產百元機和老人機已不再“薄利多銷”。缺乏依靠軟件盈利的完整盈利鏈條,讓這塊細分市場漸成死水一潭。相關數(shù)據(jù)也顯示,今年以來,國內百元機的銷量和在售機型數(shù)量雙雙下跌。
老人機不智能遭老人嫌棄
“老人機”雖然價格便宜,卻并不受老年人青睞。“我從小學到高中的同學現(xiàn)在都有微信群,平時聚會都是在群里通知,比打電話、發(fā)短信方便多了。”退休多年的市民老鄭說,“要是再讓我用老式的按鍵手機,我可絕對不干。”
售價幾百元的低端智能機常受到用戶吐槽:內存太小、CPU功能太弱、應用經常帶不動……第三方調研機構GFK的數(shù)據(jù)顯示,從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中價格在600元以下和600元至1000元的機型,銷量已連續(xù)6個月下降。
眼下,老年人對各款智能手機已越來越熟悉了,智能手機的各種衍生功能老人們也用得越來越溜。在新發(fā)地新開的菜店,老年人用手機支付的比用現(xiàn)金結賬的還多;而在朝陽路“盒馬鮮生”門店,支付寶付款也難不倒大爺大媽們。記者看到,一位大媽發(fā)現(xiàn)手機沒有安裝支付寶APP,不慌不忙地掏出一張小紙條,上面工工整整地寫著自己Apple Store賬戶的用戶名與密碼,“歲數(shù)大了記不住這一長串的用戶名和密碼,兒子就幫我寫下來了,用得著的時候拿出來一輸入就行了。”這位大媽熟練地下載了APP并成功支付。
手機培訓班教出智能機達人
這些智能手機達人又是怎樣“煉成”的呢?老年人想換智能手機,可又擔心不會用,老年人手機培訓班應運而生。怎么加微信好友、手機應用如何安裝、如何預約掛號功能……這些智能手機知識現(xiàn)在都有了專門的培訓。
在昌平郝莊家園、朝陽石佛營東里等社區(qū),一些居委會或者社區(qū)黨支部等基層組織早已跳出傳統(tǒng)工作思路的窠臼,先后開設老年人手機使用知識培訓班。
家住和平里的吳女士今年66歲,手機里裝了不少新聞APP,還有一些視頻和照片,“我現(xiàn)在連拍微信小視頻和發(fā)朋友圈都會了,全是平時一起在地壇遛彎兒的老姐妹教我的。”
家人與熟人的貼身傳授,也打造了不少老年手機達人。對于這些老年人來說,功能簡單的國產百元機和老人機絕不是他們的“菜”,智能手機才是首選。
百元機薄利難銷難盈利
“如今國內的手機消費市場升級了,像百元機和老人機這些低端機很難有強有力的盈利點支撐,已經不是國內中高端手機廠商的主推方向了。”一位手機生產企業(yè)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現(xiàn)在主流廠商的旗艦手機價格通常在3000元左右或者更貴,一兩千元的已經算中低檔了。至于不到千元的老人機,說實話并不符合目前國內手機市場向中高端發(fā)展的趨勢。”
記者來到朝陽燕豐商場周邊的幾家手機銷售店,希望購買一款老人機,意外的是商家并不推薦買。“現(xiàn)在的智能機都能調字號,給老人用時把字體調大就行了,千元左右的選擇有很多。”售貨員小李說,“老式的‘磚頭’按鍵手機我們這里也沒有賣的了。”
在設備元器件頻繁漲價和人工工資不斷攀升的當下,對于廠商來說,千元以內的老人機,即使銷量再大也難以實現(xiàn)薄利多銷,而一旦市場不認可還可能面臨虧損。部分廠商索性砍掉了相關產品的研發(fā)生產。相關調研報告也驗證了這一點。國內第三方調研機構第一手機界近期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1月起,國內線下渠道銷售的千元以下手機中,機型數(shù)量從1月的57款減至5月的39款,手機品牌數(shù)量也從30個減少到23個。
對于老年群體,廠商更愿意通過讓其體驗更新穎的智能功能,建立起消費慣性,從而培育龐大的用戶群體,讓老年群體更喜歡玩智能手機,是目前手機廠商所追求的目標。
- 買手機可享受補貼 細則來了(2025-01-20)
- 第26屆北京國際房車露營展覽會將于2月27日舉行(2025-01-20)
- 回顧與展望|產銷均破3100萬輛 2024年車市交出滿意答卷(2025-01-20)
- 買了沒幾年的羽絨服,怎么就不保暖了?原來很多人做錯了這兩點(2025-01-16)
- 年輕人買金悅己 燃起金色消費熱潮(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