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專用”成為忽悠人的工具
人們常說“老人和孩子的錢最好賺”。其中道理很簡單,但給不了適合他們的好產品,卻只想從他們身上賺更多錢,把他們當成獲利的工具,這就有問題了。目前市場上炒作“老人專用”“兒童專用”概念的產品很多,價格不菲,但其商業(yè)運作里面多有忽悠成分,涉嫌誤導消費。
前不久,由上海、安徽、江蘇和浙江4地消費維權機構組成的長三角消保委聯盟,針對近年火起來的“老人鞋”產品進行了一次比較試驗。結果顯示,抽取的80批次樣品中,有38批次外底硬度不達標,14批次耐折性不達標,14批次耐磨性不達標。這樣的結果,與商家“一輕二軟三防滑”“穿上出門不凍腳、走路不打滑”等性能宣傳形成巨大反差。
事實上,市場所見大多數以“××專用”為賣點的商品,商家宣稱的那些功能屬性,多為自家編造的概念噱頭,目的是想抓住“專用”細分市場進行區(qū)分營銷,推高售價,多賺利潤。要知道,專用的依據是標準,要生產“××專用”商品,必須參照相關標準才行。然而,就目前來看,除了少數特殊品類,我國絕大多數商品都沒有老人或兒童專用標準。這就決定了商家推出帶有“專用”字樣的商品,多是自說自話,于法無依,涉嫌虛假宣傳。
長三角消保委聯盟進行的這次“老人鞋”產品比較試驗,所依據的標準是2017年實施的兒童皮鞋標準,這主要是考慮到老年人腳型發(fā)生變化,身體機能下降,與兒童對鞋子的需求較為接近的現狀。而“老人鞋”生產企業(yè)雖都強調產品“專為老人設計”,但其標注的執(zhí)行標準多為旅游鞋或休閑鞋標準,有的甚至根本就沒有標準依據,胡亂標注。
說到某“專用”產品領域缺失相關標準,有人可能會想到這是標準滯后所致,事實并非如此。如兒童產品,兒童的特殊性為制定兒童專用標準增加了難度,如檢測過程更復雜,真人測試不容易進行,基礎數據收集困難等,這使得不少新型兒童產品已經在市場出現一段時間,而相關產品標準遲遲未能出臺。這只是一個方面,更多的情況是,許多產品領域不必設定兒童專用分類。以食品為例,我國目前嬰幼兒產品標準規(guī)范涵蓋3歲以下嬰幼兒,而3歲以上兒童由于食物多樣以及消化吸收能力增強,需要讓其攝取多樣化、平衡的膳食,因此多數國家都沒有專門的標準。如果超過了3歲的兒童仍強調其特殊性,甚至人為設計“專用”標準,反而會產生誤導,使兒童攝入食品營養(yǎng)不均衡、不健康。
老人產品也有類似情形。因此,除非有真正需要強調特殊性的產品,在更多的產品領域,與其呼吁制定專用標準,不如教會消費者如何為老人兒童等特殊群體,挑選市場已有的適合他們的商品,對這些特殊群體進行消費教育,讓他們懂得一些消費常識。若老人兒童在生活方面真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身體出現微量元素缺乏癥狀,或者某個部位出現異常狀況,這時候僅憑某種功能性商品進行調整,不僅量上難以把控,效果上也很難評估。最好的辦法,就是到醫(yī)院就診,讓醫(yī)生給出建議和治療措施。老人兒童若沒有特殊的臨床表現,購買正常消費市場常見的商品足以。
鑒于目前市場上存在“××專用”產品亂象,監(jiān)管部門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對針對特殊人群的產品市場進行梳理,對需要強調“專用”的商品品類盡快劃定范圍,完善法規(guī)標準;一是加強市場監(jiān)管,把好市場準入關,加大對虛假宣傳行為的懲治力度,讓那些借打“××專用”牌忽悠人,賺昧心錢的商家付出應有代價。
人們常說“老人和孩子的錢最好賺”。其中道理很簡單,但給不了適合他們的好產品,卻只想從他們身上賺更多錢,把他們當成獲利的工具,這就有問題了。目前市場上炒作“老人專用”“兒童專用”概念的產品很多,價格不菲,但其商業(yè)運作里面多有忽悠成分,涉嫌誤導消費。
前不久,由上海、安徽、江蘇和浙江4地消費維權機構組成的長三角消保委聯盟,針對近年火起來的“老人鞋”產品進行了一次比較試驗。結果顯示,抽取的80批次樣品中,有38批次外底硬度不達標,14批次耐折性不達標,14批次耐磨性不達標。這樣的結果,與商家“一輕二軟三防滑”“穿上出門不凍腳、走路不打滑”等性能宣傳形成巨大反差。
事實上,市場所見大多數以“××專用”為賣點的商品,商家宣稱的那些功能屬性,多為自家編造的概念噱頭,目的是想抓住“專用”細分市場進行區(qū)分營銷,推高售價,多賺利潤。要知道,專用的依據是標準,要生產“××專用”商品,必須參照相關標準才行。然而,就目前來看,除了少數特殊品類,我國絕大多數商品都沒有老人或兒童專用標準。這就決定了商家推出帶有“專用”字樣的商品,多是自說自話,于法無依,涉嫌虛假宣傳。
長三角消保委聯盟進行的這次“老人鞋”產品比較試驗,所依據的標準是2017年實施的兒童皮鞋標準,這主要是考慮到老年人腳型發(fā)生變化,身體機能下降,與兒童對鞋子的需求較為接近的現狀。而“老人鞋”生產企業(yè)雖都強調產品“專為老人設計”,但其標注的執(zhí)行標準多為旅游鞋或休閑鞋標準,有的甚至根本就沒有標準依據,胡亂標注。
說到某“專用”產品領域缺失相關標準,有人可能會想到這是標準滯后所致,事實并非如此。如兒童產品,兒童的特殊性為制定兒童專用標準增加了難度,如檢測過程更復雜,真人測試不容易進行,基礎數據收集困難等,這使得不少新型兒童產品已經在市場出現一段時間,而相關產品標準遲遲未能出臺。這只是一個方面,更多的情況是,許多產品領域不必設定兒童專用分類。以食品為例,我國目前嬰幼兒產品標準規(guī)范涵蓋3歲以下嬰幼兒,而3歲以上兒童由于食物多樣以及消化吸收能力增強,需要讓其攝取多樣化、平衡的膳食,因此多數國家都沒有專門的標準。如果超過了3歲的兒童仍強調其特殊性,甚至人為設計“專用”標準,反而會產生誤導,使兒童攝入食品營養(yǎng)不均衡、不健康。
老人產品也有類似情形。因此,除非有真正需要強調特殊性的產品,在更多的產品領域,與其呼吁制定專用標準,不如教會消費者如何為老人兒童等特殊群體,挑選市場已有的適合他們的商品,對這些特殊群體進行消費教育,讓他們懂得一些消費常識。若老人兒童在生活方面真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身體出現微量元素缺乏癥狀,或者某個部位出現異常狀況,這時候僅憑某種功能性商品進行調整,不僅量上難以把控,效果上也很難評估。最好的辦法,就是到醫(yī)院就診,讓醫(yī)生給出建議和治療措施。老人兒童若沒有特殊的臨床表現,購買正常消費市場常見的商品足以。
鑒于目前市場上存在“××專用”產品亂象,監(jiān)管部門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對針對特殊人群的產品市場進行梳理,對需要強調“專用”的商品品類盡快劃定范圍,完善法規(guī)標準;一是加強市場監(jiān)管,把好市場準入關,加大對虛假宣傳行為的懲治力度,讓那些借打“××專用”牌忽悠人,賺昧心錢的商家付出應有代價。
- 警惕網紅產品裹挾青少年(2024-10-29)
- 福建省消委會開展滅蚊燈比較試驗 木之林、澳柯瑪等15款樣品蚊蟲捕殺率較低(2024-10-25)
- 眼部按摩儀效果到底怎么樣?浙江省消保委發(fā)布眼部按摩儀比較試驗結果(2024-09-25)
- 遇臺風列車停運、車禍受傷沒去成演唱會,貓眼平臺不退費合理嗎? (2024-08-21)
- 消費者不該成為網絡博主直播引流的工具(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