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消費警示

“數字生活”需警惕多重風險 不要隨意掃一掃!

2020年09月18日 13:46????信息來源:新華網

移動支付、網絡約車、線上辦事……“數字生活”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主流生活方式。但與此同時,網絡安全問題也逐步顯現,支付安全、網絡安全、個人信息安全等每時每刻都在經歷著考驗。記者在網絡安全周采訪了解到,相關專家建議需警惕“數字生活”帶來的多重風險。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印發(fā)的《數字中國建設發(fā)展進程報告(2019年)》提到,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guī)模達到35.8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達到36.2%,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7.7%。奇安信集團天津技術總監(jiān)崔宗福介紹,二維碼是數字經濟的一個重要元素,人們在掃描二維碼時需警惕“惡意二維碼”。

崔宗福說,掃描“惡意二維碼”會泄露個人信息,同時會威脅用戶的財產安全,一些不法分子還將木馬病毒程序植入二維碼中,用戶掃描后入侵用戶的后臺程序。針對這一問題,崔宗福建議廣大用戶要適當收起自己的好奇心。

“一是不要隨意掃描來歷不明的二維碼,二是在支付時要反復確認收款人身份,三是可通過下載安全軟件規(guī)避不良信息入侵電子產品的后臺程序。”崔宗福說:“‘惡意二維碼’就像一個魚鉤,靜靜地躺在那里等待‘魚兒’上來。最好的防范措施就是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

與“惡意二維碼”一樣的“釣魚陷阱”還有釣魚短信。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區(qū)產品專家井雨晴介紹說,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盜取用戶的網購信息對物流進行跟蹤,在快遞到達時向用戶發(fā)送短信,以快遞狀態(tài)異常為由誘導用戶添加微信并提供個人相關信息,威脅用戶的財產安全。

除了提高安全防護意識,給自己的個人信息“上保險”也必不可少。綠盟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技術總監(jiān)曹靖杰介紹,“該有密碼的不設密碼,設了密碼也很容易被破解”是目前大部分電子賬戶存在的問題。

“很多人都會給手機設置開機密碼,但很少有人會給SIM卡設置使用密碼。”曹靖杰說,丟失手機后,不法分子可以通過SIM卡獲取用戶的手機號碼,在一些防護較弱的App上通過手機驗證碼獲取用戶的賬號密碼。“如果這些App上綁定了支付信息,用戶的財產安全就會受到威脅。”

目前很多用戶在設置密碼時喜歡“一組密碼走天下”,崔宗福認為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不法分子在破解密碼時一般會進行四種方式的嘗試:一是暴力破解,即用一定的頻率隨機輸入密碼;二是在前期獲取部分用戶信息的基礎上嘗試目標用戶的生日等信息進行破解;三是使用‘123456’等弱密碼嘗試破解;四是用已經破解的用戶密碼在其他賬戶上進行‘撞庫’。一組密碼走天下就會使得用戶的個人信息存在更大的泄露風險。”

對此他建議,在設置密碼時要盡量使用字母、數字和特殊符號組合而成的“強密碼”。“盡量不要使用自己的生日、姓名作為賬戶密碼。”崔宗福說。


国内自拍视频在线看免费观看,成人网址在线观看,波多野结衣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少妇黄污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