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寵物“免費領養(yǎng)”陷阱
近期,湖南省岳陽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接到多起關于寵物“免費領養(yǎng)”的消費投訴,反映一些不法商家在公共場所或抖音、微信朋友圈等平臺發(fā)布免費領養(yǎng)寵物的信息,消費者領養(yǎng)時被強制捆綁各種消費。有消費者領養(yǎng)寵物后,被商家引導簽訂寵物用品購買協(xié)議,約定每月在該店固定消費280元購買寵物用品,為期18個月;如果解除協(xié)議,消費者還需支付遠超寵物市場價的違約金。為此,岳陽市消保委發(fā)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警惕寵物“免費領養(yǎng)”陷阱。
選擇正規(guī)渠道理性消費。消費者購買寵物應到正規(guī)、有資質、信譽好的寵物經(jīng)營場所購買,對部分商家或個人所謂“免費領養(yǎng)”等廣告宣傳要提高警惕。選擇網(wǎng)購時應了解相關評價,清楚了解對方的地址、經(jīng)營資質等相關信息。不建議消費者在非第三方保障的網(wǎng)絡平臺上私自交易購買活體寵物,避免私下進行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交易。
查看檢疫證明謹慎選購?;铙w寵物一定要有相應檢疫證明,消費者購買寵物前應要求商家提供寵物的檢疫證明等證件,也可要求商家出示相關疫苗接種證明,未打相應疫苗(如犬瘟熱、貓瘟及狂犬病疫苗)的寵物建議消費者謹慎購買。購買寵物前,可提前學習了解相關知識,提高選購能力,避免買到帶病寵物。
簽訂購買合同明確責任。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或接受服務時與商家簽訂合同,明確雙方的責任義務,注明寵物的品種、血統(tǒng)、性別、月齡、疫苗記錄、健康狀況等重要信息,特別要約定在一定時間內(nèi),寵物出現(xiàn)傳染病或死亡后雙方責任的界定及解決方案,以便出現(xiàn)問題時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簽訂合同時,逐條閱讀合同條款,避免可能存在的消費陷阱,口頭約定或承諾事項應寫入合同條款。
留存購買憑證依法維權。在實體店購買寵物時,應向店家索要并留存相關消費憑證,包括雙方簽定的購買合同;在線上購買寵物時,注意保留第三方平臺訂單憑證,不要私自添加微信進行交易,避免上當受騙。遇到消費爭議時,先與商家溝通協(xié)商,協(xié)商不成可撥打12315投訴,或通過全國消協(xié)智慧315平臺向消費者組織投訴。
近期,湖南省岳陽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接到多起關于寵物“免費領養(yǎng)”的消費投訴,反映一些不法商家在公共場所或抖音、微信朋友圈等平臺發(fā)布免費領養(yǎng)寵物的信息,消費者領養(yǎng)時被強制捆綁各種消費。有消費者領養(yǎng)寵物后,被商家引導簽訂寵物用品購買協(xié)議,約定每月在該店固定消費280元購買寵物用品,為期18個月;如果解除協(xié)議,消費者還需支付遠超寵物市場價的違約金。為此,岳陽市消保委發(fā)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警惕寵物“免費領養(yǎng)”陷阱。
選擇正規(guī)渠道理性消費。消費者購買寵物應到正規(guī)、有資質、信譽好的寵物經(jīng)營場所購買,對部分商家或個人所謂“免費領養(yǎng)”等廣告宣傳要提高警惕。選擇網(wǎng)購時應了解相關評價,清楚了解對方的地址、經(jīng)營資質等相關信息。不建議消費者在非第三方保障的網(wǎng)絡平臺上私自交易購買活體寵物,避免私下進行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交易。
查看檢疫證明謹慎選購?;铙w寵物一定要有相應檢疫證明,消費者購買寵物前應要求商家提供寵物的檢疫證明等證件,也可要求商家出示相關疫苗接種證明,未打相應疫苗(如犬瘟熱、貓瘟及狂犬病疫苗)的寵物建議消費者謹慎購買。購買寵物前,可提前學習了解相關知識,提高選購能力,避免買到帶病寵物。
簽訂購買合同明確責任。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或接受服務時與商家簽訂合同,明確雙方的責任義務,注明寵物的品種、血統(tǒng)、性別、月齡、疫苗記錄、健康狀況等重要信息,特別要約定在一定時間內(nèi),寵物出現(xiàn)傳染病或死亡后雙方責任的界定及解決方案,以便出現(xiàn)問題時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簽訂合同時,逐條閱讀合同條款,避免可能存在的消費陷阱,口頭約定或承諾事項應寫入合同條款。
留存購買憑證依法維權。在實體店購買寵物時,應向店家索要并留存相關消費憑證,包括雙方簽定的購買合同;在線上購買寵物時,注意保留第三方平臺訂單憑證,不要私自添加微信進行交易,避免上當受騙。遇到消費爭議時,先與商家溝通協(xié)商,協(xié)商不成可撥打12315投訴,或通過全國消協(xié)智慧315平臺向消費者組織投訴。
- 警惕“取暖神器”暗藏安全隱患(2025-01-16)
- 警惕“貓貸”背后的貓膩(2025-01-13)
- 記者探訪福州部分海鮮餐廳發(fā)現(xiàn):標價不透明 “時價”迷人眼(2025-01-07)
- 貼假睫毛的膠水有點辣眼睛(2024-12-30)
- Hi nova“智選手機”非華為品牌(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