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彪:糾結的“入奢”
按說,茅臺既然自號“國酒”,有一個正經八百的名分,又是國企,享著旱澇不愁的市場,就該安心國市和國事,為國家和人民服務,而不應去打什么與世界知名洋酒品牌看齊的主意,更不應去搞“世界奢侈品100強”的勞什子。當然,這事非要干,也沒人攔著,只要認認真真、光明正大,干出名堂——可問題在于還沒干出什么名堂就讓人懷疑其中藏著什么,這就值得研究了。
當下圍繞茅臺酒先是搞出“申請奢侈品資格”之事,后卻又迫于輿論壓力否認“入奢”的討論,目的之一就是要揭開事件背后的名堂。
事實上,茅臺存在“入奢”及否認“入奢”的糾結,其中的名堂藏得并不深,一點就破。正如世界奢侈品協(xié)會所說,是否奢侈品由市場(或消費者)說了算,不需什么認證,而茅臺酒算不算奢侈品也早已不是一個需要論證的問題了。世界奢侈品協(xié)會針對各國奢侈品零售貿易的實際情況曾制定了一個奢侈品標準:如果奢侈品牌的單品市場售價,在未加關稅前高于居民的人均月收入,該商品在當地就應列為奢侈品。據此,目前市場售價已超過2000元的茅臺酒,在中國有些城市尚不算奢侈品,但對于絕大多數國人而言,“奢侈品”這3個字它當之無愧,更不用說那些價格都以數千乃至數十萬元計的年份酒了。
茅臺歷史地且現實地一直奢侈著,但它卻總是諱言奢侈。改革開放之前,甚至在改革開放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大的社會環(huán)境基本上是不接受也不允許有奢侈品和奢侈享受的。就是在當今的社會環(huán)境中,奢侈品依然帶有一些貶義的意味。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茅臺酒不管市價幾何,從來就很少進入尋常百姓家,并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需憑票供應。這種特殊資格與其昂貴價格一道維護并大大提升了其稀缺性。而稀缺并人為地制造稀缺,正是奢侈品的主要特征。按理說茅臺酒定位為奢侈品也無可厚非,可它偏偏打出“要讓老百姓喝得起”的旗號。在茅臺酒不斷漲價而內心又想著奢侈的背景下,這個“親民”的旗子顯得愈加刺眼。
然而,名的糾結還只是一個方面,撩開這層糾結,下面還掩藏著一個更大、更實、更沉重的糾結。一個公開的秘密是,在國內,公款消費一直是支撐茅臺龐大市場的主體之一。據估計,每年只有約20%的茅臺酒進入了民間消費市場,剩下的80%茅臺酒主要用于單位的招待、送禮等人情消費,20%也是有錢人消費的。而茅臺酒一旦被劃定為奢侈品,一個可以預見的后果就是,為了避免輿論指責,它將會從各地公務招待的酒類名單中消失。假如沒了這個市場,指望普通消費者花半個月、一個月工資買茅臺養(yǎng)活企業(yè),豈不是笑話!
正是有這種顧慮,茅臺在“入奢”問題上才顯得忸怩作態(tài)。正如有論者指出,到底是定位奢侈品,還是百姓喝的起的國酒,這是茅臺艱難的選擇。而且,這是一個事關企業(yè)前途命運的選擇。
按說,茅臺既然自號“國酒”,有一個正經八百的名分,又是國企,享著旱澇不愁的市場,就該安心國市和國事,為國家和人民服務,而不應去打什么與世界知名洋酒品牌看齊的主意,更不應去搞“世界奢侈品100強”的勞什子。當然,這事非要干,也沒人攔著,只要認認真真、光明正大,干出名堂——可問題在于還沒干出什么名堂就讓人懷疑其中藏著什么,這就值得研究了。
當下圍繞茅臺酒先是搞出“申請奢侈品資格”之事,后卻又迫于輿論壓力否認“入奢”的討論,目的之一就是要揭開事件背后的名堂。
事實上,茅臺存在“入奢”及否認“入奢”的糾結,其中的名堂藏得并不深,一點就破。正如世界奢侈品協(xié)會所說,是否奢侈品由市場(或消費者)說了算,不需什么認證,而茅臺酒算不算奢侈品也早已不是一個需要論證的問題了。世界奢侈品協(xié)會針對各國奢侈品零售貿易的實際情況曾制定了一個奢侈品標準:如果奢侈品牌的單品市場售價,在未加關稅前高于居民的人均月收入,該商品在當地就應列為奢侈品。據此,目前市場售價已超過2000元的茅臺酒,在中國有些城市尚不算奢侈品,但對于絕大多數國人而言,“奢侈品”這3個字它當之無愧,更不用說那些價格都以數千乃至數十萬元計的年份酒了。
茅臺歷史地且現實地一直奢侈著,但它卻總是諱言奢侈。改革開放之前,甚至在改革開放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大的社會環(huán)境基本上是不接受也不允許有奢侈品和奢侈享受的。就是在當今的社會環(huán)境中,奢侈品依然帶有一些貶義的意味。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茅臺酒不管市價幾何,從來就很少進入尋常百姓家,并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需憑票供應。這種特殊資格與其昂貴價格一道維護并大大提升了其稀缺性。而稀缺并人為地制造稀缺,正是奢侈品的主要特征。按理說茅臺酒定位為奢侈品也無可厚非,可它偏偏打出“要讓老百姓喝得起”的旗號。在茅臺酒不斷漲價而內心又想著奢侈的背景下,這個“親民”的旗子顯得愈加刺眼。
然而,名的糾結還只是一個方面,撩開這層糾結,下面還掩藏著一個更大、更實、更沉重的糾結。一個公開的秘密是,在國內,公款消費一直是支撐茅臺龐大市場的主體之一。據估計,每年只有約20%的茅臺酒進入了民間消費市場,剩下的80%茅臺酒主要用于單位的招待、送禮等人情消費,20%也是有錢人消費的。而茅臺酒一旦被劃定為奢侈品,一個可以預見的后果就是,為了避免輿論指責,它將會從各地公務招待的酒類名單中消失。假如沒了這個市場,指望普通消費者花半個月、一個月工資買茅臺養(yǎng)活企業(yè),豈不是笑話!
正是有這種顧慮,茅臺在“入奢”問題上才顯得忸怩作態(tài)。正如有論者指出,到底是定位奢侈品,還是百姓喝的起的國酒,這是茅臺艱難的選擇。而且,這是一個事關企業(yè)前途命運的選擇。
- 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等27個部門發(fā)文部署開展2024年全國“質量月”活動(2024-08-21)
- 中國質量檢驗協(xié)會關于轉發(fā)《關于開展2024年全國“質量月”活動的通知》的函(2024-08-21)
- 市場監(jiān)管總局等27個部門發(fā)布《關于開展2024年全國“質量月”活動的通知》(2024-08-21)
- 質量強國:2024年全國“質量月”活動安排來了(附歷屆活動主題)(2024-08-21)
- 凝聚質量誠信合力 助力質量強國建設——中國質量檢驗協(xié)會組織開展2023年全國“質量月…(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