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吸管充斥武漢小攤點
早餐豆?jié){、袋裝牛奶、冰鎮(zhèn)飲料、奶茶涼茶,這些常見的美味飲品往往離不開吸管“相伴”。殊不知劣質吸管有害健康,毫不起眼的小小吸管搖身一變可以成為“慢性殺手”。記者近日采訪發(fā)現(xiàn),湖北武漢市早餐攤點免費贈送的塑料吸管絕大部分為“三無”劣質吸管。
導致熱飲怪味
家住水果湖的小陳已經習慣每天買一杯豆?jié){來“過早”,然而最近喝著豆?jié){卻喝出一股塑料味,取出吸管再喝則塑料味明顯減輕。小陳仔細聞聞吸管,原來仿佛燒焦般的異味是吸管散發(fā)出來的,再看看裝吸管的杯子也是裸露在外,時而有蠅蟲停留。小陳向記者抱怨說,以后連豆?jié){都喝不安心了。
無獨有偶,在武漢大學讀書的周同學和寢室的姐妹向記者反映,她們在學校附近新開的奶茶店里發(fā)現(xiàn)奶茶專用的“珍珠吸管”在喝熱奶茶時散發(fā)怪味。小周觀察到奶茶店色彩斑斕的吸管沒有單獨包裝,放吸管的箱子放在角落,箱子和包裝袋上只印有生產廠家,并無材質和衛(wèi)生許可證等說明。
2元錢100根
記者隨后走訪武昌地區(qū)部分早餐和奶茶店,發(fā)現(xiàn)市面使用的吸管絕大多數(shù)為三無產品,隨飲料贈送給消費者。問及進貨渠道和衛(wèi)生與否,攤主對此不以為意:“吸管而已,都是這樣的,塑料做的當然就有塑料味了,只要干凈就可以了。”據(jù)了解,大部分店主并不知道吸管具體來源,都是附近菜市場或者大型批發(fā)市場送來。“打個電話過去,他們就送來,方便省事,沒有問過吸管來源。”水果湖某小吃店店主李先生說。
事實究竟如何?記者來到武昌某家大型菜市場,一次性用品隨處可見,購買者也很多。這些五花八門、各色各樣的吸管都是僅用封口的塑料袋包住,塑料袋和紙箱上沒有注明廠家、產品名,甚至沒有QS食品質量安全標志。在附近一家批發(fā)市場一家一次性消費品店門口,幾袋樣品也隨意放在攤位上。記者借口要進貨,了解到這些吸管大部分賣2元一包100根,打開塑料袋,吸管散發(fā)出一股濃濃的塑料味。
記者近日走訪水果湖幾家正規(guī)超市,發(fā)現(xiàn)超市中出售的珍珠吸管、透明吸管、尖嘴吸管、匙羹吸管或是形狀奇特的藝術吸管,外包裝上均清楚標明了產品名稱、生產廠家、廠址、生產日期以及保質期,同時也注明了吸管材質、耐熱度、耐冷度,以及QS標志,超市里等量包裝的吸管為4~5元一包。
某超市負責人余先生認為,三無塑料制品沒有生產許可證是違規(guī)的,人們都知道“病從口入”,一次性塑料以及碗筷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問及超市塑料吸管銷量,余先生稱,比起一次性碗筷,吸管銷量少得多,主要零售,飲料店和餐廳用量大,但都從批發(fā)市場進貨。
偽劣吸管易溶解掉色
據(jù)了解,三無吸管之所以與合格吸管存在超過一倍的差價,主要是因為采用的原材料不同。聚丙烯的各項特性都適合制作吸管、塑料飯盒等日常用品,而劣質吸管采取的大多是工業(yè)聚乙烯材料,每噸原料相差近千元,銷量大的情況下,累積起來的成本差異就非常明顯了。這個流動過程中,甚至有不法商販為了再降低成本,采用更低劣的材料——回收塑料制品來制成混合塑料,最后加工吸管等用品。某業(yè)內人士稱,一家中型工廠一天可消耗10多噸原料,制成500萬支塑料吸管。
消費者在外消費飲品,為了衛(wèi)生會更多地用到吸管,店主自然會選擇相對便宜的產品,然而是否真的“安全衛(wèi)生”呢?記者咨詢相關專家對此進行了釋疑。
“塑料吸管并不能真的滿足消費者求得安全衛(wèi)生的愿望。”武昌某高校材料學院李教授稱,吸管遇到比較熱的飲料會散發(fā)明顯塑料味,肯定屬于問題吸管,因為用聚丙烯生產的正常合格吸管,可承受80℃的高溫,遇熱不會散發(fā)塑料味。使用非食品級的原料生產的“三無”塑料吸管容易產生低分子有害物質,如致癌物萘等,以及大量損害肝臟的毒素——小分子乙烯,在高溫下尤其如此。許多顏色鮮艷的劣質吸管,則容易溶解掉色,這種顏料里面含有鉛、鎘等重金屬和苯胺類有機染料,顏色越鮮艷,對肝臟危害越大。長期使用這種“三無”吸管,不僅影響人體臟器功能,導致血液疾病以及神經系統(tǒng)疾病,嚴重情況下還會致癌。
李教授解釋道,消費者可以自己辨別吸管優(yōu)劣,例如看產品外包上是否有QS標志、嗅吸管是否有刺鼻異味、看吸管顏色是否過于鮮艷以及輕捏吸管是否有彈性等。“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使用吸管”,李教授補充道,塑料制品遇到熱飲不可避免析出化學物質,散裝吸管裸放在外,存在衛(wèi)生隱患,且這種一次性消費品對環(huán)保也十分不利。
監(jiān)管需要多方配合
據(jù)湖北省質監(jiān)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早在2009年11月底,《聚丙烯飲用吸管》國家標準便已發(fā)布,并于2010年5月起正式實施。本標準規(guī)定了聚丙烯飲用吸管的定義、分類、原料、包裝、標志等,并廣泛適用于以聚丙烯樹脂為原料經加工制成的一次性飲用吸管。
按照相關規(guī)定,一次性塑料吸管屬于食品相關產品,生產企業(yè)必須獲得質監(jiān)部門頒發(fā)的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許可證。在外包裝上,必須有QS標志,并按照國家法規(guī)標注相關的使用材料、廠名、廠址,生產任何不具備上述條件的吸管都涉嫌違規(guī)經營。在《塑料一次性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中,對塑料一次性餐飲具的原料有專門的規(guī)定,如使用的樹脂等應為食品級;添加劑的用量應符合GB9685的規(guī)定;在感官上不得有異味;色澤正常;尤其對塑料一次性餐飲具的耐溫性能方面制定了具體的要求。
生產三無吸管屬違規(guī)行為,為何仍四處橫行?對此,武漢相關部門人士表示,劣質吸管生產窩點大多是流動的,聯(lián)系買主也是私下進行,其售賣更是“周到”:電話聯(lián)系,送貨上門。這種交易簡單、銷售量大、流動性強、范圍廣泛,給執(zhí)法部門增添了很大難度。而“三無”吸管的廣大買主:攤販、餐飲店,對相關問題的回避和漠然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問題的存在。
對于隨處可見的劣質吸管,記者采訪到的消費者大多表示無可奈何,認為這類“小事”不值得舉報,大多寄希望于相關部門去查處。對此,該工作人員強調,相關部門存在監(jiān)管不力問題,應該加大力度監(jiān)管塑料用品的質量問題,對市場上制售“三無”吸管的行為堅決打擊,同時消費者對于問題吸管的忽視一定程度上縱容了“三無”吸管的“橫行”:“如果有消費者發(fā)現(xiàn)生產劣質吸管的場所,可以舉報并配合相關部門進行查處。”
早餐豆?jié){、袋裝牛奶、冰鎮(zhèn)飲料、奶茶涼茶,這些常見的美味飲品往往離不開吸管“相伴”。殊不知劣質吸管有害健康,毫不起眼的小小吸管搖身一變可以成為“慢性殺手”。記者近日采訪發(fā)現(xiàn),湖北武漢市早餐攤點免費贈送的塑料吸管絕大部分為“三無”劣質吸管。
導致熱飲怪味
家住水果湖的小陳已經習慣每天買一杯豆?jié){來“過早”,然而最近喝著豆?jié){卻喝出一股塑料味,取出吸管再喝則塑料味明顯減輕。小陳仔細聞聞吸管,原來仿佛燒焦般的異味是吸管散發(fā)出來的,再看看裝吸管的杯子也是裸露在外,時而有蠅蟲停留。小陳向記者抱怨說,以后連豆?jié){都喝不安心了。
無獨有偶,在武漢大學讀書的周同學和寢室的姐妹向記者反映,她們在學校附近新開的奶茶店里發(fā)現(xiàn)奶茶專用的“珍珠吸管”在喝熱奶茶時散發(fā)怪味。小周觀察到奶茶店色彩斑斕的吸管沒有單獨包裝,放吸管的箱子放在角落,箱子和包裝袋上只印有生產廠家,并無材質和衛(wèi)生許可證等說明。
2元錢100根
記者隨后走訪武昌地區(qū)部分早餐和奶茶店,發(fā)現(xiàn)市面使用的吸管絕大多數(shù)為三無產品,隨飲料贈送給消費者。問及進貨渠道和衛(wèi)生與否,攤主對此不以為意:“吸管而已,都是這樣的,塑料做的當然就有塑料味了,只要干凈就可以了。”據(jù)了解,大部分店主并不知道吸管具體來源,都是附近菜市場或者大型批發(fā)市場送來。“打個電話過去,他們就送來,方便省事,沒有問過吸管來源。”水果湖某小吃店店主李先生說。
事實究竟如何?記者來到武昌某家大型菜市場,一次性用品隨處可見,購買者也很多。這些五花八門、各色各樣的吸管都是僅用封口的塑料袋包住,塑料袋和紙箱上沒有注明廠家、產品名,甚至沒有QS食品質量安全標志。在附近一家批發(fā)市場一家一次性消費品店門口,幾袋樣品也隨意放在攤位上。記者借口要進貨,了解到這些吸管大部分賣2元一包100根,打開塑料袋,吸管散發(fā)出一股濃濃的塑料味。
記者近日走訪水果湖幾家正規(guī)超市,發(fā)現(xiàn)超市中出售的珍珠吸管、透明吸管、尖嘴吸管、匙羹吸管或是形狀奇特的藝術吸管,外包裝上均清楚標明了產品名稱、生產廠家、廠址、生產日期以及保質期,同時也注明了吸管材質、耐熱度、耐冷度,以及QS標志,超市里等量包裝的吸管為4~5元一包。
某超市負責人余先生認為,三無塑料制品沒有生產許可證是違規(guī)的,人們都知道“病從口入”,一次性塑料以及碗筷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問及超市塑料吸管銷量,余先生稱,比起一次性碗筷,吸管銷量少得多,主要零售,飲料店和餐廳用量大,但都從批發(fā)市場進貨。
偽劣吸管易溶解掉色
據(jù)了解,三無吸管之所以與合格吸管存在超過一倍的差價,主要是因為采用的原材料不同。聚丙烯的各項特性都適合制作吸管、塑料飯盒等日常用品,而劣質吸管采取的大多是工業(yè)聚乙烯材料,每噸原料相差近千元,銷量大的情況下,累積起來的成本差異就非常明顯了。這個流動過程中,甚至有不法商販為了再降低成本,采用更低劣的材料——回收塑料制品來制成混合塑料,最后加工吸管等用品。某業(yè)內人士稱,一家中型工廠一天可消耗10多噸原料,制成500萬支塑料吸管。
消費者在外消費飲品,為了衛(wèi)生會更多地用到吸管,店主自然會選擇相對便宜的產品,然而是否真的“安全衛(wèi)生”呢?記者咨詢相關專家對此進行了釋疑。
“塑料吸管并不能真的滿足消費者求得安全衛(wèi)生的愿望。”武昌某高校材料學院李教授稱,吸管遇到比較熱的飲料會散發(fā)明顯塑料味,肯定屬于問題吸管,因為用聚丙烯生產的正常合格吸管,可承受80℃的高溫,遇熱不會散發(fā)塑料味。使用非食品級的原料生產的“三無”塑料吸管容易產生低分子有害物質,如致癌物萘等,以及大量損害肝臟的毒素——小分子乙烯,在高溫下尤其如此。許多顏色鮮艷的劣質吸管,則容易溶解掉色,這種顏料里面含有鉛、鎘等重金屬和苯胺類有機染料,顏色越鮮艷,對肝臟危害越大。長期使用這種“三無”吸管,不僅影響人體臟器功能,導致血液疾病以及神經系統(tǒng)疾病,嚴重情況下還會致癌。
李教授解釋道,消費者可以自己辨別吸管優(yōu)劣,例如看產品外包上是否有QS標志、嗅吸管是否有刺鼻異味、看吸管顏色是否過于鮮艷以及輕捏吸管是否有彈性等。“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使用吸管”,李教授補充道,塑料制品遇到熱飲不可避免析出化學物質,散裝吸管裸放在外,存在衛(wèi)生隱患,且這種一次性消費品對環(huán)保也十分不利。
監(jiān)管需要多方配合
據(jù)湖北省質監(jiān)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早在2009年11月底,《聚丙烯飲用吸管》國家標準便已發(fā)布,并于2010年5月起正式實施。本標準規(guī)定了聚丙烯飲用吸管的定義、分類、原料、包裝、標志等,并廣泛適用于以聚丙烯樹脂為原料經加工制成的一次性飲用吸管。
按照相關規(guī)定,一次性塑料吸管屬于食品相關產品,生產企業(yè)必須獲得質監(jiān)部門頒發(fā)的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許可證。在外包裝上,必須有QS標志,并按照國家法規(guī)標注相關的使用材料、廠名、廠址,生產任何不具備上述條件的吸管都涉嫌違規(guī)經營。在《塑料一次性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中,對塑料一次性餐飲具的原料有專門的規(guī)定,如使用的樹脂等應為食品級;添加劑的用量應符合GB9685的規(guī)定;在感官上不得有異味;色澤正常;尤其對塑料一次性餐飲具的耐溫性能方面制定了具體的要求。
生產三無吸管屬違規(guī)行為,為何仍四處橫行?對此,武漢相關部門人士表示,劣質吸管生產窩點大多是流動的,聯(lián)系買主也是私下進行,其售賣更是“周到”:電話聯(lián)系,送貨上門。這種交易簡單、銷售量大、流動性強、范圍廣泛,給執(zhí)法部門增添了很大難度。而“三無”吸管的廣大買主:攤販、餐飲店,對相關問題的回避和漠然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問題的存在。
對于隨處可見的劣質吸管,記者采訪到的消費者大多表示無可奈何,認為這類“小事”不值得舉報,大多寄希望于相關部門去查處。對此,該工作人員強調,相關部門存在監(jiān)管不力問題,應該加大力度監(jiān)管塑料用品的質量問題,對市場上制售“三無”吸管的行為堅決打擊,同時消費者對于問題吸管的忽視一定程度上縱容了“三無”吸管的“橫行”:“如果有消費者發(fā)現(xiàn)生產劣質吸管的場所,可以舉報并配合相關部門進行查處。”
- 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等27個部門發(fā)文部署開展2024年全國“質量月”活動(2024-08-21)
- 中國質量檢驗協(xié)會關于轉發(fā)《關于開展2024年全國“質量月”活動的通知》的函(2024-08-21)
- 市場監(jiān)管總局等27個部門發(fā)布《關于開展2024年全國“質量月”活動的通知》(2024-08-21)
- 質量強國:2024年全國“質量月”活動安排來了(附歷屆活動主題)(2024-08-21)
- 凝聚質量誠信合力 助力質量強國建設——中國質量檢驗協(xié)會組織開展2023年全國“質量月…(2023-09-19)